不做暴力陪练家长!
发布时间:2023-09-20 10:54 | 来源:凤凰教育
你是否也曾是暴力陪练家长?
近年来,随着家庭对孩子素质教育的投入日益重视,陪练家长也成为了这个赛道中最痛苦的担当。在陪练家长中,“暴力”陪练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家长不了解孩子成长的轨迹,对孩子的期望值过大,往往会情绪失控,成为“暴力”家长。
其实,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端正自己的心态,减少焦虑,给孩子慢慢成长的机会。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要知道,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就是家长对学习态度的折射。
只有家长和孩子之间相互尊重、共同努力,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未来。让我们一起做理性、不暴力的陪练家长吧!那怎样才能做不暴力陪练家长呢?
首先,善于发现孩子特质,不用否定语言。
自从坐上琴凳开始,父母眼里就只有错音、错音。说实话,让小孩子学钢琴,不是一件容易事。有时遇到难一些的乐曲,如左右手配合较难或节奏复杂等等,开始练时真是不容易把两手合上。
父母想要帮助孩子把琴练好,应尽量控制自己去否定去纠错的行为,而是将孩子弹不好的原因作客观分析,在老师指导下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有目的改正。
其次,可以分散练习时间。
许多家长在安排孩子的练琴时间时,大多数安排在晚上6—8点之间,其实这样的时间安排并不科学。
科学的练琴时间,就是要使练琴时间符合孩子的生理、心理活动规律。如5—6岁的孩子每次练琴时间20分钟左右为宜,如果你能把孩子的练琴时间分散安排,每次20分钟左右,如早晨起来练20分钟,晚饭前后再各练20分钟,这样练琴,每次练的时间少,注意力反而易集中,每天练的次数多又便于巩固、记忆,孩子容易接受,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减负1遍与机械5遍的巧用。
许多孩子在练琴时会和家长讲条件,说:“我每课就弹5遍”。如果他提出这样的要求时,你一定要“将计就计”。告诉他:“不用那样一遍一遍地练,如果这一课(比如是新课)能准确(节奏、音符、指法)完整连贯的用很慢的速度弹下来,能这样弹一遍就不用练了。”
练琴时重质量完成永远比一遍一遍加遍数好的多。相信孩子也一定愉快的答应,并高效的完成每一遍。
第四,喜欢的乐曲留到后面练。
因为爱弹的乐曲容易使孩子在练习时情绪高涨,而刚开始练琴兴趣也要比后来浓一些,如果把不喜欢的乐曲放在前面练,把喜欢的乐曲留在最后,心里总是想着练完这课就可以弹比这“好听的”曲子了,这样从始至终都能保证练琴时的兴趣和质量。
总之,陪练是为了不陪练。
家长陪练,最终目的是教会孩子正确的练琴方法,等到孩子掌握后尝试慢慢放手,让孩子自己养成良好的读谱、认音、改错一系列的学习习惯,熟练运用钢琴演奏的技能,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独立练琴。授之以渔而非鱼,这样的陪练,一定是事半功倍哦。
供稿:小星星AI陪练
品牌活动
热门推荐
-
-
汇聚专业智识,推动融合创新|广东省网络微短剧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华珠开幕
2月27日,广东省网络微短剧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以下简称“华珠”)拉开帷幕。
넶89 2024-03-04 -
-
-
刘艳思维导图工坊受邀为彭凯平教授新书《幸福的种子》共绘思维导图
历时两年之久,匠心修改近百次,由颉腾文化团队重磅出品,在2024开年为读者朋友们奉上《幸福的种子:我的心理学入门书》一书。
넶164 2024-0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