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教育家大会刘焕彬:聚华人智慧,享未来教育
发布时间:2020-01-13 14:20 | 来源:凤凰教育
1月8日,由凤凰卫视和中国侨联指导,凤凰教育和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的2019-2020华人教育家大会在北京凤凰中心隆重举行。大会以“作育英才 智享未来”为主题,致敬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本次大会邀请了教育名家、优秀学者、优秀教育机构领导者、媒体人等齐聚一堂,汇聚当代教育英才,与全球一起见证新中国教育成就,感受70年发展带来的教育巨变,展望未来教育的走向。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您现在看到的是2019-2020华人教育家大会暨荣耀盛典的现场,今天做客访谈间的是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原校长,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焕彬,刘教授您好。
刘焕彬:你好。
主持人:首先恭喜您获得了“2019-2020华人教育名家”这样一份荣誉,请您和我们观众朋友简单的介绍一下您自己。
刘焕彬:好,我是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刘焕彬,快80岁了,我跟共和国同成长,几十年来在学校里面读了15年书,然后又在大学教了55年,加起来就是70年。所以我见证了我们国家教育的发展,我想参加到我们凤凰卫视的活动,华人教育家大会,也非常感谢大会组织者给了我一个很高的荣誉,我想这个荣誉也是给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
主持人:刘教授,新中国已经成立70周年了,当然也是中国教育波澜壮阔的70年,那您看着教育带来的巨大变化,有着怎样的感受呢,和我们分享一下。
刘焕彬:这70年来,我们教育有很大的变化,我的感受是八个字“自豪、自信、任重道远”,所谓自豪就是我们国家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大部分是文盲,基本上没有多少高等教育者。我认为1949年我们整个国家的大学毕业生在21000人,那么到了去年2019年,我们国家的大学毕业生834万人,从这个数量上可以看出来,我们高等教育的发展是非常快的,就是我们华南理工大学为例,华南理工大学是1952年国家为了搞工业化,建造四个大的工学院,有大连工学院、华中工学院、南京工学院、我们是华南工学院,培养工学人才。
1952年在组建的时候,在校的学生一共才2600人,国内学生,有本科有大专才2600人,到了去年,我们华南理工大学的国内学生有10万人,其中全日制的本科生有25000人,研究生超过2万人,也是从侧面看出来我们国家几十年来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们感到非常自豪,我们国家通过几十年,我们教育有快速的发展,同时我们教育为国家的建设输送了一大批人才,我觉得非常自豪。
自豪还在于我能够有55年的时间,在教育阵线上为我们国家培养人才,我本身也是一个我们国家教育发展的案例,我出身农民家庭,也是从山区出来的,我的祖辈世世代代都是文盲,我能够成为一个大学教授,完全是国家培养的,所以我感到非常自豪。
所谓自信,我们国家在比较短的时间,我们教育发展那么快,我们高等教育有快速的发展是我们有好的制度,这个制度自信。我觉得我们国家的教育是根植于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之中,我相信我们的教育会越办越好的。
所谓任重道远,我们现在站在新时代出发,我们从伟大复兴的时代,国家要变强,我们的教育有很多方面实现不了这样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任重道远。
主持人:刘教授,您觉得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他身上应该最具备的是哪些重要的素质?
刘焕彬:办好一个学校很关键是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教师节的时候就谈到这个问题,他说一个人碰到一个好老师是他的幸运,一个学校有好老师是他的荣光,一个民族能够不断涌现一批一批的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所以老师是办好学校很关键的一个因素。从我个人来看,我是在大学里面当教师教书育人55年,我自己给我自己的座右铭,我要做一个好老师,我是给了我自己有四句话十二个字,作为我自己一个好老师培养基本素质的一个标准,也不断在要求自己。四句话十二个字就是“讲奉献、勤学习、做实事、创业绩”。
所谓“讲奉献”就是老师就是要把你全部的精力奉献给学生,中国有句古话非常好,老师把自己比喻成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所以老师一定要有奉献精神,一定要把自己的爱心,把自己的知识输送给自己学生,一定要讲奉献。讲奉献一定要忠诚教育事业,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勤学习”就是老师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给学生传授知识,老师要有很多的知识,我在中学时候,我一个老校长给我们讲过一句话,我一直印象非常深,我也是这样做的。他说老师要给学生一碗水,你自己应该有一桶水,所以老师知识要多,特别是现在知识不断在更新,你更要去学习去了解新的知识,来引导学生去掌握这些新知识,一定要勤学习,才能做个好老师。
“做实事”就是说老师要实实在在来做事情,不管是教学也好,科研也好,要实实在在,不要浮夸。特别是现在我觉得近几十年来,现在社会上有一点浮躁,老师更是要能够沉下心来,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把事情做好,来带自己的学生也能够扎扎实实做事。
最后就是“创业绩”,希望我们老师本身要创造一些业绩,要有一些创新,要做一些成绩出来,给学生做个榜样,才能够培养你的学生有创新精神,才能够去不断在以后工作中创造,所以我自己是这样要求的“讲奉献、勤学习、做实事、创业绩”这是一个基本要求。
主持人:那刘教授,最后请您对我们的华人教育家大会说几句祝福语。
刘焕彬:华人教育家大会今年提出了的“作育英才,智享未来”,非常好的一个命题。希望华人教育家大会越办越好,能够把我们华人教育家的智慧集中起来,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更大的贡献,祝我们华人教育家大会以后越办越好。
刘焕彬:谢谢,谢谢刘教授来到今天的采访现场,也谢谢您来到我们的大会当中,谢谢。
品牌活动
热门推荐
-
硬核实力!华清远见2022研发多款新品重磅发布
6月18日,“我让这个世界更酷”华清远见2022线上直播新品发布会圆满结束。此次发布会,华清远见教育集团教研副总裁/研发中心总经理刘洪涛老师,在直播现场做了精彩分享,研发中心10余款新产品正式发布,为观众送上了一场干货十足的技术盛宴。
넶10 2022-06-21 -
正确填写高考志愿不遗憾,选对专业为今后职业发展铺路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尤其是选择报考哪个大学专业,更是关系到了以后的职业选择和个人发展,高考一结束,如何填报高考志愿,便成为了考生们需要慎重面对的又一关。2022届高校毕业生达到1076万人,总量和增量均为历史之最,随之而来“就业难”也再度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不同专业的就业难度“红黄榜”也随之陆续出炉,成为了考生们填写志愿的重要参考。
넶14 2022-06-17 -
-
教育家长比教育孩子更刻不容缓,齐大辉作为学科带头人致力创办家庭教育
据统计,截止至2021年,中国家庭数量达4.9亿户。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家庭是构成社会的最小单元,只有家庭和谐,才有社会安定。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长,家长一次正确的教育,孩子一生幸福的道路。家长与孩子的“生理年龄”不同,但“成长年龄”相同,第一次做父母与第一次做孩子同时发生,因此,爱是一次共同成长。如何在家庭中做好分家长内之事,形成和谐的家庭关系,找到家庭的学习型组织,建设和谐幸福的家庭,已成为亿万家庭共同面对的现实教育问题。本期主人公可谓这一领域的开创者,亦是佼佼者,一起听听他的故事
넶334 2022-06-09 -
如梦如幻近十载,亦师亦友共教坛——深切悼念杨春茂司长
时在贵州百里杜鹃,创办一所普职融合的京师附高,兼托管当地的第二中学。这里号称是“地球彩带,杜鹃王国”,但今年花特别稀少,天气也还是乍暖还冷。4月21日,忽闻杨春茂司长与世长辞,心里一惊,紧了紧上衣,忽觉天气更冷了。
넶40 2022-06-07 -
爱初心,日语专业考研风向标
今年,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不断提高,就业难的高压使更多学生在毕业当年选择进一步深造,2022年考研可谓史上最难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全国硕士研究生总报考人数高达457万,较21年暴增80万人。在这种竞争激烈的高压环境下,爱初心凭借往年在日语考研领域扎实的经验积累,以及优良的服务品质,在日语专业考研领域再创佳绩。
넶432 202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