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让专业选择“如你所愿”
发布时间:2021-06-17 18:30 | 来源:凤凰教育
经世济民,孜孜以求。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的西南财经大学,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出发,着眼新高考改革,立足“建设新文科、引领新财经、创造新优势”,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服务考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和时代社会发展要求,2021年普通本科招生聚焦满足考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职业规划选择专业。
西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成都,有光华、柳林两校区,辖地2300余亩。
学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国际视野的财经领域的卓越人才。设有27个学院(中心)等教学单位,35个本科专业,其中8个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学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本科生考研及出国深造率保持在40%左右,17万余名校友中涌现出一大批金融行业领军人物,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
12个专业大类招生,专业选择更加自由
西南财经大学顺应时代变革、主动引领“新财经”, 以“智能+”“物联网+”升级现有专业,新增计算金融、数字经济、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专业,进一步加强跨学科、跨专业、宽口径、厚基础的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实施“12+20+6” 招生培养模式,以专业类录取入校的考生,先以专业大类模式进行基础课程学习,在大一结束后考生根据学科特长、兴趣爱好“任性”自由选择、不设限制地进入专业类中的某一专业(方向)学习培养,学生自主选择性大大增强。
“N”种育人模式,培养优势更加突出
西南财经大学2021年招生专业包括联合学士学位项目金融学<智能金融与区块链金融>,双学位项目法学与会计学双学位、法学与金融学双学位、法学与国际商务双学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等。其中联合学士学位项目采用“新商科+新工科”培养模式,依托西南财经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学科专业优势,两校共同培养具有跨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金融精英。创建川渝地区通识教育联盟,实现学生互换、学分互认、资源互享。与美国特拉华大学合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特拉华数据科学学院,与纽约城市大学巴鲁学院、法国南特高等商学院、英国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合办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共计开设6个中外合作办学招生专业,学生修满规定学分并达到双方高校毕业和学位要求,可同时获得西南财经大学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及合作外方高校学士学位证书。同时,学校与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7所高校建立了270个学生出国(境)交流项目,推动学生在多元化、国际化的学习环境中实现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
5次调转专业机会,学生发展更加多元
西南财经大学坚持以生为本,进一步优化配置校内外各类资源,打造“四跨四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拔尖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动态调整拔尖学生选拔方式,推动建设实践协同育人新体系,从大一至大二设置5次专业调转机会。创新性开设经济与管理国际化创新人才班、金融学CFA国际化实验班、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新财经光华实验班,聚焦学生个性化成长需要,满足学生专业化发展需求,搭建学生多元化成才平台,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质,促进学生知识传递、融通应用、拓展创造的自然达成,培养财经领域拔尖创新人才。
联系方式
网址:https://zb.swufe.edu.cn
邮箱:zb@swufe.edu.cn
电话:(028)87092355、87092897、87092899
87092900、87099171
微信公众号:西南财经大学本科招生办
品牌活动
热门推荐
-
-
汇聚专业智识,推动融合创新|广东省网络微短剧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华珠开幕
2月27日,广东省网络微短剧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以下简称“华珠”)拉开帷幕。
넶89 2024-03-04 -
-
-
刘艳思维导图工坊受邀为彭凯平教授新书《幸福的种子》共绘思维导图
历时两年之久,匠心修改近百次,由颉腾文化团队重磅出品,在2024开年为读者朋友们奉上《幸福的种子:我的心理学入门书》一书。
넶158 2024-0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