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维莱尔国际商学院在职MBA:高效率学习,掌握知识点
不管是学生党,还是职场新人,还是企业高管,都有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我们都是一名终生学习者!但是学习也要讲究方式方式,追求高效率的有效记忆与学习。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上面曲线告诉我们及时复习非常重要,但实验又证实,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也非常重要,并非复习就有效果,正确的时间点进行复习就会事半功倍!
什么才是最佳的时间节点,实验给出的建议是5分钟后重复一遍,20分钟后再重复一遍,1小时后,12小时后,1天后,2天后,5天后,8天后,14天后就会记得很牢,很难再遗忘。
但对于较为繁重的学习,这近乎不太可能,我个人的实践是:5分钟后复述很关键(短期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12小时或睡前温习很重要(最好是通过题目巩固),1天后、2天后、8天后三次复习,效果通常就已经非常不错。
认知心理学研究指出,记忆效果取决于信息编码方式,“深层次”加工比“浅层次”加工更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提取。换句话说,记忆和理解取决于如何加工信息。
加工深度很难衡量、定义,因时而异,但有效的深加工肯定是在记忆内容和已知信息间建立联系,而建立知识树是最为有效的方式,通过树形结构把知识串联和组织!
书本不是一个个知识点的无序堆积,而是一个树形结构,一个节点就是一个问题,我要做的,就是建立并完善这课知识树,在学习中不断调整、增删节点,不断发展、壮大这棵知识树。
知识树一旦被搭建出来,每一个节点就是一次思考,每一次思考就是与周边知识节点的一次连接,知识之间的联系就越来越紧密,知识树也就越来越有条理,越来越有生命力,很多问题自然而然就能触类旁通、融会贯通,而不是杂乱无章的一团浆糊,毫无头绪!
最重要的是去选择那些你没有真正掌握的知识点,这听起来像是一句废话,但是很多人就败在了这句废话上。
我们都知道,人总是喜欢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去重复那些我们已经知道的知识点,对自己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却采取退避的态度。
而且,随着不懂的知识点增加,你想起这个事情就像抓到一团乱麻,抽不出任何头绪来。
这也是造成擅长的越来越擅长、不擅长的越来越讨厌的原因。
道理非常简单,首先要明确的就是你为什么要去抓这团乱麻。
比如我学习的最主要的目的是想考高分,我就会想一想怎么让自己考高分,是努力把擅长的科目分数达到最高,还是把不擅长的科目分数提一提?
品牌活动
热门推荐
-
-
汇聚专业智识,推动融合创新|广东省网络微短剧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华珠开幕
2月27日,广东省网络微短剧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以下简称“华珠”)拉开帷幕。
넶104 2024-03-04 -
-
-
刘艳思维导图工坊受邀为彭凯平教授新书《幸福的种子》共绘思维导图
历时两年之久,匠心修改近百次,由颉腾文化团队重磅出品,在2024开年为读者朋友们奉上《幸福的种子:我的心理学入门书》一书。
넶189 2024-01-24 -